欧莱雅吞下英国“科技引擎”,功效护肤迈入细胞编程时代

洗涤化妆品周报2025-06-27 09:19

 历经月余谈判,欧莱雅集团正式将英国药妆品牌Medik8纳入麾下。这绝非寻常并购——当药理学家Elliot Isaacs团队带着47项活性成分专利进驻欧莱雅研发中心,一场关于皮肤抗衰的技术革命已悄然启幕。
并购逻辑:从资本收割到技术共生

Medik8的核心价值绝非产品线,而是其构建的“科研-医疗-消费”黄金三角体系。创始人Isaacs深耕表观遗传学,其开发的EDT2因子能精准调控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渠道端深度绑定2000余家皮肤科诊所,形成“医生推荐-患者复购”的闭环。欧莱雅看中的正是这种学术公信力与细胞级技术的双重壁垒——自主研发同类技术需十年周期,而收购直接获得改写行业规则的能力。

更精妙的是交易结构:私募基金Inflexion保留少数股权,实则为欧莱雅打通其控股的基因检测公司SkinDNA数据通道;Isaacs携团队留任,意味着巨头的猎物不是品牌外壳,而是持续创新的“技术心脏”。

技术矩阵:构建皮肤健康的金字塔

此次收购与欧莱雅既往布局形成战略纵深:2017年收入适乐肤(CeraVe)补足神经酰胺缓释技术,夯实表皮屏障修复基础;2021年升级薇姿(Vichy)强化温泉水疗愈体系,专注敏感肌微生态平衡;而今Medik8的加入,将尖端细胞编程技术注入金字塔顶端,实现从物理屏障(表皮)-微生态(真皮浅层)-基因表达(细胞核)的全维度覆盖。这种递进式技术储备,直指未来抗衰市场的终极战场——从延缓衰老到逆转细胞老化。

中国市场:暴雨前的低压带

Medik8入华将引发三重冲击波:

技术层面,其“微针缓释系统”使活性成分透皮率提升5倍,对依赖成分浓度的国货形成降维打击;渠道层面,欧莱雅已铺设的500家三甲医院网络可快速复制“皮肤科医生背书”模式;标准层面,Medik8严格的临床评价体系(如要求提交真皮层胶原密度影像数据)将倒逼行业提升验证门槛。

压力已传导至本土企业:贝泰妮将研发费用增至营收11.2%,在昆明建立亚洲最大皮肤实验室;某新锐品牌则被迫放弃高端抗衰线,创始人坦言:“Medik8的专利墙锁死了技术上升通道。”

产业变局:化妆品与生物科技的边界消融

这场收购昭示着深层产业跃迁:

  • 研发逻辑变革:传统“成分浓度竞赛”让位于“细胞通路调控”,Medik8在研的“代谢重编程”技术可能颠覆A醇抗衰路径

  • 评价体系重构:消费者将从看成分表转向查阅基因表达实验数据,临床验证成为硬通货

  • 竞争维度升阶:美妆集团竞逐焦点从营销预算转向收购尖端生物科技团队

当Isaacs实验室的细胞培养皿接入欧莱雅全球供应链,当中国消费者在专柜体验“发送肌肤指令”的精准护肤,这场交易早已超越商业范畴。它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化妆品不再掩饰岁月痕迹,而是编程细胞重写时间密码

本土品牌的出路不在直播间话术优化,而在敢于押注那些“十年后才见效”的基础研究。毕竟,真正的科技护城河,永远无法用资本速成。

快来抢沙发呀~

美白不再刺肤,酵醒月光用发酵科技开启“东方自

在美白原料的江湖里,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强效往往意味着刺激,温和则常常等同于"概念大于实用"。消费者在追求白皙肌肤的路上,似乎总要在功效和安全之间做出妥协。然而,一朵被遗弃的茉莉花,却为这个困扰行业多年的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13223

仿冒包装背后:化妆品行业创新突围的生死关

违法成本之低与潜在仿冒收益之高形成鲜明对比

16621

微生态护肤的下一站,是“多糖+多肽”的合成进

护肤品原料的革新,常常在微观世界中悄然发生。无论是突破吸收屏障的多肽,还是模拟人体结构的生物糖,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更温和、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式,为肌肤健康找到真正的“智慧解法”。当传统动物源原料面临供应链脆弱、污染风险、伦理争议等多重挑战时,合成生物学正在为化妆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16974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