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标榜产品的强功效,很多化妆品企业可谓不择手段,并且他们总能跟上市场潮流,运用当前最火的概念去吸引消费者,但由于自身研发创新水平较低,往往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7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则化妆品行政处罚信息。根据处罚事由显示,百互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化妆品,被罚款166万余元,同时没收违法所得0.8万余元。
处罚书显示,2021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百互润经销的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批号:LOT071CA,规格:200ml/瓶/盒)进行监督抽检。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初检、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芯丝翠倍舒润肤乳由于α-羟基酸总量项目实测值为9.44,标准值为≤6(以酸计),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规定,检验结果为不合格。于2023年7月18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当事人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不合格产品、罚款166万余元的行政处罚。
据悉,芯丝翠(NeoStrata)为美国知名果酸护肤品牌,创始人拥有医学背景,其护肤产品在全球6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多应用于医美领域,“刷酸”、“含酸”是该品牌的核心宣传点,但是也往往出现“酸”超标。
“刷酸”在医学上被称为化学换肤术或者化学剥脱术,是指采用一种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通过这种化学制剂造成可控性的损伤来促进皮肤再生,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一些痘痘肌患者,“刷酸”也是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清洁手段。
“刷酸”的最大好处是,脂溶性的酸类物可以溶于油脂,深入毛孔最深处,溶解顽固的污垢,还具备消炎杀菌的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不建议新手自己在家里使用,因为刷酸还是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消费者应该先尝试几次专业的护理,然后才能自己在家里操作。
对于“刷酸”的危险性,早前国家药监局也在其官网发布了《科学认识“刷酸”美容》一文,从科普角度讲述了“刷酸”的概念、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不是化妆品、化妆品中的“酸”有严格的管理要求。
尽管“刷酸”不能用于化妆品宣传,但是“酸”作为一种护肤成分,依然能够广泛用于护肤品之中。
“刷酸”与“含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使用高浓度(20%-70%)的酸进行治疗;后者则是指消费者日常使用一些含有低浓度酸类成分的护肤品。
事实上,“含酸”护肤品的市场增长一直都十分可观。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淘宝天猫平台2021年相关含“酸”化妆品销售额达14.268亿元,同比增长78.6%。在愈来愈追求强功效的市场环境之中,“含酸”护肤品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
“含酸”护肤品虽然功效强,但是风险性也较高,因此化妆品品牌切不可过分利用。在“刷酸治疗”中,酸的种类有很多,当中,有些酸不能用于化妆品,比如维A酸、三氯醋酸;有些则可以用于化妆品,比如果酸、水杨酸,但均有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化妆品品牌在追求高品质高功效的情况之下,也要严格遵从政府的要求,不可越界行事,尤其是在宣传用词方面,万不可为博眼球夸张吹嘘,否则损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长期的市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