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与雅诗兰黛被起诉,竟是因为数字化营销!

寒寒2022-05-31 09: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数字化营销渐渐成为了每个化妆品品牌的标配,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时期,数字化营销更是成为了品牌重要的发展工具。然而在这两天,有两个国际头部美妆企业因为数字化营销被起诉。

  据记者了解,近两天欧莱雅与雅诗兰黛双双被告上法庭,均因为其通过官网虚拟试妆工具非法收集用户面部数据。雅诗兰黛旗下的Too Faced、M·A· C、Smashbox、雅诗兰黛、Bobbi Brown等,以及欧莱雅旗下的巴黎欧莱雅、美宝莲、植村秀、兰蔻、阿玛尼、伊夫圣罗兰、NYX、Urban Decay和卡尼尔等品牌均被广大消费者集体诉讼。

  新技术也有新风险

  早从2019年起,虚拟试妆以及皮肤检测便开始在行业流行。依托于面部扫描以及肌肤信息采集技术,化妆品品牌可以直接在线上为消费者提供精确的虚拟试妆。皮肤状态诊断等服务,让消费者更快捷地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然而一些品牌在使用这些新技术时,很多时候都会有意或者无意踩到法律的红线。据雅诗兰黛的案卷,当消费者使用雅诗兰黛的虚拟试妆工具Virtual Try-On进行自拍或上传自己的照片“试妆”时,他们的面部识别信息和其他隐私数据都被雅诗兰黛收集和存储,而雅诗兰黛没有向任何在其网站上试用化妆品的消费者告知这一事实,或征得他们的同意,因此有侵犯隐私权的嫌疑。

  欧莱雅也是因为没有向用户告知收集生物识别信息,被以Morgan·Kukovec为代表的芝加哥消费者群体起诉。

  化妆品品牌非法收集用户的私人信息,确实是会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的。2020年,雅诗兰黛的官方服务器曾遭到黑客袭击,导致其未加密的云数据库数据泄露,该数据库包含超过4亿名客户的敏感数据,包含用户记录、内部日志、电子邮件地址等重要隐私信息。

  数字化营销须合规

  不仅是国外,在国内,这种采集用户信息的技术也存在着相当的风险。早在去年315期间,央视便曝光了一批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未经顾客同意,违法获取消费者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收集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而在互联网时代之下,虚拟技术对于企业的营销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企业对其不一定要完全抛弃,而是要合理合规运用。

  化妆品企业在采集消费者的生物数据之前,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告知消费者相关的具体事项,例如消费者的生物识别信息正在被企业收集或存储的事实;企业收集、存储和使用这些信息的具体目的和时间长度;企业保护这些数据的规则,并说明数据何时被销毁等等。

  总而言之,任何新技术都有新风险,化妆品企业在运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功课,在不侵犯消费者应有权益的基础上开发使用。

  

快来抢沙发呀~

美图旗下开拍亮相美博会,助力美业人用AI制作短

助力美业人用AI制作短视频,赋能美业短视频营销,开拍App于近日荣获2025中国美业年度影响力奖项。作为一款用AI制作网感口播视频的工具,开拍目前每月有超100万创作者使用,覆盖美业、保险、大健康等多个行业。

23778

肤色暗沉用什么产品可以去黄美白提亮?2025「素

秋冬干皮总被干燥暗沉缠上?敏感肌用美白产品总刺痛?有没有可以有效抗氧提亮的美白方案?到底有没有能兼顾去黄提亮与美白的护肤品?干皮秋冬应该用什么成分的去黄提亮护肤品?美白提亮去黄效果好的精华有哪些?这些问题是不是戳中了你的护肤焦虑?别急,2025秋冬美白抗氧榜单新鲜出炉,从国货科研代表到国际大牌口碑款,精选3套适配干皮、敏感肌的去黄提亮套装,实测质地、功效与使用感受,帮你精准避坑。

10547

秋冬季干皮暗沉怎么办?2025年口碑抗氧美白水乳

长期熬夜后肤色明显暗沉,有没有既能修护又能提亮的温和型护肤品推荐?

8748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