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与雅诗兰黛被起诉,竟是因为数字化营销!

寒寒2022-05-31 09: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数字化营销渐渐成为了每个化妆品品牌的标配,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时期,数字化营销更是成为了品牌重要的发展工具。然而在这两天,有两个国际头部美妆企业因为数字化营销被起诉。

  据记者了解,近两天欧莱雅与雅诗兰黛双双被告上法庭,均因为其通过官网虚拟试妆工具非法收集用户面部数据。雅诗兰黛旗下的Too Faced、M·A· C、Smashbox、雅诗兰黛、Bobbi Brown等,以及欧莱雅旗下的巴黎欧莱雅、美宝莲、植村秀、兰蔻、阿玛尼、伊夫圣罗兰、NYX、Urban Decay和卡尼尔等品牌均被广大消费者集体诉讼。

  新技术也有新风险

  早从2019年起,虚拟试妆以及皮肤检测便开始在行业流行。依托于面部扫描以及肌肤信息采集技术,化妆品品牌可以直接在线上为消费者提供精确的虚拟试妆。皮肤状态诊断等服务,让消费者更快捷地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然而一些品牌在使用这些新技术时,很多时候都会有意或者无意踩到法律的红线。据雅诗兰黛的案卷,当消费者使用雅诗兰黛的虚拟试妆工具Virtual Try-On进行自拍或上传自己的照片“试妆”时,他们的面部识别信息和其他隐私数据都被雅诗兰黛收集和存储,而雅诗兰黛没有向任何在其网站上试用化妆品的消费者告知这一事实,或征得他们的同意,因此有侵犯隐私权的嫌疑。

  欧莱雅也是因为没有向用户告知收集生物识别信息,被以Morgan·Kukovec为代表的芝加哥消费者群体起诉。

  化妆品品牌非法收集用户的私人信息,确实是会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的。2020年,雅诗兰黛的官方服务器曾遭到黑客袭击,导致其未加密的云数据库数据泄露,该数据库包含超过4亿名客户的敏感数据,包含用户记录、内部日志、电子邮件地址等重要隐私信息。

  数字化营销须合规

  不仅是国外,在国内,这种采集用户信息的技术也存在着相当的风险。早在去年315期间,央视便曝光了一批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未经顾客同意,违法获取消费者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收集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而在互联网时代之下,虚拟技术对于企业的营销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企业对其不一定要完全抛弃,而是要合理合规运用。

  化妆品企业在采集消费者的生物数据之前,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告知消费者相关的具体事项,例如消费者的生物识别信息正在被企业收集或存储的事实;企业收集、存储和使用这些信息的具体目的和时间长度;企业保护这些数据的规则,并说明数据何时被销毁等等。

  总而言之,任何新技术都有新风险,化妆品企业在运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功课,在不侵犯消费者应有权益的基础上开发使用。

  

快来抢沙发呀~

爱可诗生物科技口碑如何?龄色LIN PACE用户评价

在全球生物活性成分研发领域,爱可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行业重点关注对象。本文将客观分析该企业的技术优势、核心产品及市场定位。

16027

2025淡纹紧致抗皱场景化指南:7款全肤质好物实

每天通勤日晒风吹、早晚温差大,25 + 就被晒出干纹、眼尾纹;35 + 后法令纹、颈纹因光老化越来越深,油皮通勤出油闷痘还显纹,干敏肌风吹日晒后泛红刺痛;想抗衰却不知道选什么产品能兼顾防护与淡纹,带妆通勤怕搓泥、补涂麻烦 —— 这是户外通勤族的抗衰困境。更让人纠结的是,光老化导致的纹路该选什么产品?通勤带妆如何搭配抗衰产品不搓泥?敏感肌户外抗衰怎样避免刺激泛红?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没找到 “光防护 + 抗衰修护 + 通勤适配” 的精准方案。

16000

肤见首创纳米级胶原眼油!开启眼周抗衰新时代

肤见双明星单品重磅登场,以 Nanocell超导跨膜胶原建立油类抗衰新标杆

7124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