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颜针天价索赔背后,美妆职业打假人走到尽头

洗涤化妆品周报2025-08-20 09:28

 8月12日晚,范冰冰一则视频揭开了美妆行业的隐秘伤痛。她的品牌Fan Beauty Diary遭遇职业索赔人连续以“面膜内有异物”为由恶意投诉,四起索赔总额达2.47万元

无独有偶,同一周,一只售价2万元的“童颜针”引发更大商业地震——爱美客子公司与*ST苏吴因代理权纠纷对簿公堂,16亿元天价索赔震动医美圈

两起事件表面毫不相干,却共同折射出中国美妆市场在高速发展中的信任危机与规则挑战

01 职业索赔乱象,美妆行业成重灾区

在范冰冰发布视频的同日,Fan Beauty官方声明详细揭露了一起典型的蓄意索赔案件:2024年底,一名用户声称在未开封的面膜中发现飞虫,索赔11532元,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品牌调查组启动多维度核查:调取同批次产品全项质检报告、复核生产线监控及物料记录、委托第三方影像机构分析投诉视频

生产线无懈可击,视频却漏洞百出。技术分析显示,投诉者拍摄手法异常,刻意遮挡关键操作区域,异物出现位置违背物理规律。更关键的是,该用户关联账户在2024年内以相同手法累计发起4次索赔,总额达24735.3元

而涉事者的身份令人意外——某高校在读学生。在品牌出示完整证据链后,当事人承认不实投诉,主动删除视频并撤回投诉。考虑到其学生身份及悔过态度,品牌最终选择教育而非惩罚。

Fan Beauty的遭遇绝非孤例。“基本上所有国货美妆品牌都曾遭遇过职业打假。”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负责人道出行业普遍困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美妆行业涉及恶意索赔案件数量同比增长高达65%,部分案件甚至呈现组织化、链条化特征

02 打假变“假打”,谁在钻法律空子?

为何美妆行业成为职业索赔的重灾区?业内人士指出三大关键因素。

渠道分散埋下隐患。“化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打假人可在任何地方购买到任一品牌产品,打假成本较低。”某化妆品工厂负责人坦言。当某些产品已停产,但个别渠道仍在销售时,职业打假人便“闻风而动”

法规透明反成双刃剑。化妆品行业相关法规繁多且明确,职业打假人稍加学习便能套用条款。“对他们而言,学习成本很低。”上述工厂负责人点出关键

赔偿机制存在套利空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倍赔偿”条款本为保护消费者,却被部分人异化为牟利工具。在Fan Beauty案例中,索赔者每次均精准索要三倍赔偿,手法高度一致

更值得警惕的是产业化趋势。Fan Beauty在事件通报中指出,当前恶意索赔已呈现“组织化、链条化特征”,甚至出现诱导青少年、在校学生参与的情况。当打假变成“假打”,伤害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整个消费生态的信任基础。

03 政策收紧,职业打假人末路将至

面对日益猖獗的职业索赔乱象,监管利剑终于出鞘。8月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直指恶意投诉要害

这份新规明确指出:非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产生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为清晰界定投诉性质,《办法》列举了五种典型情形:

购买商品数量明显不符合通常消费习惯;明知存在问题仍购买;同一投诉人短期内大量投诉;冒用他人名义投诉等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刚解读:“从现有征求意见稿上看,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彻底不受理职业打假人的投诉和举报。”

地方监管早已行动。2024年,吉林市市场监管局对职业打假人恶意索赔行为 不予受理267件,将143人列入黑名单。广西南阳市九部门联合发布规定,细化14种可认定为“非生活消费需要”的情形

今年以来,美妆职业打假人周某、食品打假人杨某等多人相继被抓被查,昭示着“以打养打”的草莽时代走向终结

04 品牌应对: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出击

在政策收紧的同时,头部美妆品牌也构建起系统化的防御体系。Fan Beauty在此次事件中展现的应对策略,为国货品牌提供了范本。

技术防线全面加固。品牌向合作生产车间及供应商发出质量警示通告,强化异物管控体系,建立更严格的虫害监控机制。生产线溯源与批次追踪能力成为自证清白的核心武器。

法律防线专业升级。Fan Beauty联合律师团队、司法鉴定机构及电商平台安全部门,建立恶意行为识别与快速响应机制。面对查实的有组织索赔,品牌明确表态将坚决采取法律手段。

危机公关精准得当。范冰冰亲自现身回应,品牌声明采用图文并茂的“小红书式”呈现,单张图片突出核心观点,大幅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在证据确凿情况下选择教育而非严惩涉事学生,更彰显品牌社会责任感

而更深层次的行业变革正在发生。随着市场监管总局新规落地,政府部门将从海量恶意投诉中解脱,把有限监管资源投入到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中

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案卷里躺着16亿索赔的仲裁书,而某高校宿舍内,一名学生删除了手机里的投诉视频

两条看似无关的轨迹,在2025年夏天共同指向美妆行业的同一个未来:当童颜针天价代理权之争与面膜恶意索赔事件同时登上热搜,政策铁腕已扼住职业打假人咽喉,品牌方则举起技术自证与法律维权双刃剑

美妆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写,那个靠一条“异物”视频就能轻松获利数万元的时代,随着市场监管总局一纸新规的落地,终于被永久封存于行业发展史中

◆ ◆ ◆ ◆ 

快来抢沙发呀~

2025抗老产品推荐终极TOP 5:科学逆龄护肤推荐

随着抗老产品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68%的消费者却陷入“高价无效”“成分刺激”的困境。面对熬夜垮脸、细纹增生、松垮下垂等全龄化衰老问题,传统“猛药抗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国人肌肤需求。构象编织霜凭借“让功效抗老产品实现真实可感知、可持续的效果,即皮肤‘肉眼可见的状态变好’”的品牌使命登顶抗老产品推荐位,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见的抗老护肤解决方案。

7390

干皮面霜推荐2025:5款滋润修护型面霜,敏感干

炎夏高温与空调房的双重夹击,让干皮肌肤陷入“外油内干”的困局。传统厚重面霜易闷痘,轻薄啫喱又锁水不足,如何兼顾维稳、抗老、滋润?经过成分安全筛查(配方无酒精、无A类、无酸类等8无刺激性成分),百人斑贴测试及权威科研背书中,构象编织霜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聚焦【扛老】的功效抗老面霜,构象编织霜将干皮深滋润、敏感肌强呵护、高效抗老等功效集为一体。更以三大硬核科技(五力御老技术、技术R-O-P、两大独家专利成分组)技术登顶榜首,成为干皮面霜的首选。

22794

2025年五大抗老面霜产品推荐:全年龄全肤质抗老

随着熬夜、压力、光老化多重因素叠加,中国抗老面霜市场规模已突破600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8%,但超62%消费者坦言“高价无效”。本次榜单基于产品第三方人体功效检测、用户反馈及皮肤科医生评估,从安全配方、硬核科技、功效验证、科研团队背书等维度,严选5款真正能打的抗老产品。

14907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