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抢沙发呀~
360化妆品网2025-11-26 14:06
从累计数据来看,2025年1-10月化妆品零售总额已达3813亿元,同比增长4.6%,同样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的累计增速。这一表现与整体消费市场的温和复苏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化妆品这一“美丽经济”赛道的韧性与活力。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为2.9%,而化妆品类近乎两位数的增长,充分彰显了其在消费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双十一预售策略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因素
10月份化妆品销售之所以能创下年内最高增速,与双十一购物节的策略调整密切相关。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将双十一预售期提前至10月下旬,这一变化显著拉长了促销周期,也将部分消费需求前置到了10月。消费者在预售阶段支付定金,锁定心仪商品,而这些交易往往在11月支付尾款后才计入当月销售,但预售活动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消费者关注度的吸引,已经为10月的线下和即时零售渠道带来了明显增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促销策略的调整正在改变传统的消费节奏。以往,双十一的销售高峰主要集中在11月,但如今随着促销周期的延长,10月已成为双十一大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化不仅平衡了销售波动,也为品牌提供了更长的曝光窗口,使它们能够通过更精细化的营销策略最大化销售额。从数据来看,这种策略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10月的化妆品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渠道变革与国货崛起重塑市场格局
在销售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化妆品行业渠道结构和品牌格局的深刻变革。线上渠道的持续渗透与线下体验的升级共同推动着市场扩张。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营销方式的成熟,使得化妆品品牌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群体,提升转化效率。与此同时,线下渠道也在不断优化,美妆集合店、品牌旗舰店等通过增强体验感,成功吸引消费者到店,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销售网络。
另一方面,国货化妆品的崛起已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趋势。近年来,本土品牌通过产品创新、文化赋能和精准营销,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在双十一预售榜单中,多个国产品牌表现亮眼,与国际大牌同台竞争,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国货品牌的价格优势与日益提升的品质,正好契合了当前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趋势,从而在整体消费环境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未来展望:十一月能否延续高增长态势
随着十月数据的公布,市场不禁关注:十一月能否延续这一高增长态势?从历史数据来看,十一月作为双十一大促的核心月份,通常会有较强的表现。然而,由于促销周期的延长,部分消费需求已在十月释放,这可能对十一月的增速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考虑到双十一当天仍是销售高峰,且消费者在尾款支付阶段可能增加额外购买,十一月化妆品零售额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化妆品市场的复苏仍面临一些挑战。当前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对产品功效、成分和价格的敏感度提高,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需要在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和渠道管理上不断优化,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从长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和护肤美妆意识的提升,化妆品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增长模式可能从过去的普涨转向更具结构性的机会。
随着双十一大促进入尾声,化妆品行业的年终表现将逐步明朗。无论十一月数据能否超越十月,2025年化妆品市场跑赢整体消费大盘的趋势已经确立。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美丽消费”的持续热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行业通过创新与变革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在消费复苏的背景下,化妆品行业能否持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 ◆ ◆ ◆ ◆
阅读 19296
精彩评论我要评论
快来抢沙发呀~
相关热点换一换

在美妆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品牌如何突破增长瓶颈,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这已成为困扰行业的核心难题。当前美妆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新品牌不断涌现但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另一方面是成熟品牌面临增长乏力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欧诗漫与KKV在无锡共同呈现的「绣承珠光·礼敬东方」非遗主题快闪,以其独特的"非遗IP+新零售"模式,完成了一场从文化深耕到场域构建的系统实践,为国货品牌的价值升维提供了具备借鉴意义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