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抢沙发呀~
洗涤化妆品周报2025-07-15 12:51
这场诉讼涉及90余款产品,指控其通过虚假环保宣传误导消费者。
这不是Banana Boat第一次陷入信任危机。2017年,该品牌就因涉嫌虚报SPF值登上澳洲媒体头条,号称SPF50+的产品实际防晒指数仅为11-18,导致大量消费者被严重灼伤。如今,从防晒效能造假到环保宣传造假,防晒行业的诚信问题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01 “环保”面纱下的商业真相
“漂绿”(Greenwashing)概念最早由美国环保主义者Jay Westerveld于1986年提出。尽管定义细节有差异,但核心共识是:企业将环保作为公关策略,通过刻意宣传使消费者误认为其践行环保责任,实则为谋利而实施的虚假环保行为。
ACCC的调查揭露了Edgewell的营销手法。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的防晒产品通过包装、官网、社交媒体及零售商渠道,广泛使用“reef friendly”(珊瑚礁友好型)标识并配有珊瑚图案。
其依据仅仅是产品不含氧苯酮和辛氧酸盐——这两种成分因被证实会导致珊瑚白化,已在夏威夷等地区被禁用。
然而监管机构检测发现,这些防晒霜含有奥克立林、胡莫柳酯等替代成分。多项海洋生态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同样会对珊瑚礁及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包括干扰珊瑚幼虫发育、破坏藻类共生关系等。
“企业不能仅通过排除两种已知有害成分就宣称产品对珊瑚安全,”ACCC副主席卡特里奥娜・洛指出,“Edgewell的宣传完全缺乏科学验证,构成典型的‘漂绿行为’。”
更令人质疑的是,Edgewell采取了差异化市场策略:2020年已主动移除美国市场产品的“珊瑚友好”标识,却在澳大利亚持续使用至2024年12月。这种双重标准揭示了其环保宣传背后的商业算计而非真正的环保责任。
02 防晒产业的“漂绿”流行病
虚假环保宣传绝非个例。纵观全球化妆品行业,“漂绿”已成为普遍存在的营销顽疾。
2021年,韩国美妆品牌悦诗风吟因“纸瓶包装”实为“纸壳套塑料瓶”被曝光。尽管品牌迅速致歉并整改,但消费者信任度持续下滑。
妮维雅旗下的“Pure and Natural”面霜号称95%天然成分,却被检出含有致癌防腐剂;美国化妆品公司Organix则因产品不含有机成分、未经认证,最终被判赔偿650万美元。
今年1月,联合利华也因涉嫌“漂绿”受到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调查。CMA发现联合利华在某些家用产品的宣传上使用了模糊和宽泛的语言,可能误导消费者对产品环境影响的判断。
欧盟委员会2020年的一项评估显示,在审查的150项绿色声明中,53%包含“模糊、误导或未经证实的信息”。另一项针对344项可持续发展声明的研究发现,近半数是虚假或欺骗性的。
“漂绿行为的泛滥使消费者无法作出明智选择,并使那些真正试图减少环境影响的企业更难脱颖而出。”欧洲环境局的布兰·莫拉莱斯道出了问题的核心。
随着全球防晒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513.8亿元,环保正从社会责任异化为营销噱头。当“绿色”成为溢价标签——尼尔森调查显示全球66%消费者愿为环保产品支付更高价格——逐利动机便催生了大量虚假宣传。
03 科学监管与理性消费的双重挑战
防晒产品环保认证面临科学复杂性。物理防晒剂虽对珊瑚影响较小,但存在肤感厚重等问题;化学防晒剂便于使用,却可能有环境风险。
真正的环保创新需要全产业链投入,而非简单剔除几种成分后就贴上环保标签。
2018年,夏威夷率先立法禁止销售含有羟苯酮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有害物质的防晒霜。据估计,每年14000吨防晒霜沉积在海洋中,全球15%的珊瑚礁正受到防晒霜影响。
监管机构正加强打击力度。2023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打击“漂绿”提案草案,要求企业用证据支持关于产品环保的声明,并对虚假宣传实施“劝阻性”制裁。
该草案强调环境声明必须基于“公认的科学证据”,同时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消费者认知也在转变。过去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美修全绿”等表面指标,促使企业为迎合需求调整配方,反而可能牺牲产品功效或安全性。
ACCC副主席卡特里奥娜·洛强调:“企业不应回避宣传环保努力,但必须有科学依据支撑,例如可靠的第三方认证或科学检测报告,这些才是环保宣传的基石。”
真正的环保选择需要综合考量。一款防晒霜是否对珊瑚友好,既要看成分毒性,也要看其生物降解性、在水中的释放率等因素,单一指标判断往往会陷入误区。
夏威夷海滩每年涌入800万名游客,约7000到15000吨防晒霜被冲入珊瑚礁中。当欧盟监管机构发现市场上半数以上的环保声明存在误导时,Edgewell案可能成为行业转折点。
这场诉讼不仅关乎涉事品牌的声誉,更可能重塑全球防晒产品的环保标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绿叶图标和珊瑚图案,他们需要的是经得起科学验证的环保实践。
当“漂绿”的商业代价超过营销收益,防晒霜瓶身上的“环保”标签才能从营销话术变为海洋的守护承诺。
阅读 19011
精彩评论我要评论
快来抢沙发呀~
相关热点换一换
潮色美学家Colorkey珂拉琪在IP联名上捷报频传。从「哆啦A梦」到「Hello Kitty」,从「宝可梦」到「小熊猫美美」,从「冰淇淋」到「甜品乐园」......Colorkey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联名爆款。2025年仲夏,Colorkey珂拉琪与治愈情绪的卡皮巴拉IP联名——「橘子水豚」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从4月25日上线至今,GMV已突破亿元。其中,唇露单品的销量更是突破历史新高,上线至今卖出200多万支,创下了联名系列中唇露销量最高的记录。
在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法庭文件中,全球个人护理巨头Edgewell集团旗下两大知名防晒品牌——Banana Boat(香蕉船)和Hawaiian Tropic(夏威夷热带)的“珊瑚友好”宣传被指控作假。 这场诉讼涉及90余款产品,指控其通过虚假环保宣传误导消费者。
根据英敏特最新发布的《纯净美容消费者-中国-2025年》报告显示,2025年,女性在面部护肤品的整体使用率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那些使用多达9种或以上产品的重度用户数量急剧减少,而与此同时,那些选择使用4到5种产品的群体却明显增加。 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者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精简护肤”的理念,这种理念与纯净美容的概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