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除了防晒、汗液走珠等产品需求增加之外,美白淡斑类的欢迎度也不低。
近期,欧盟发布了关于化妆品的新条例——第2021/1099号修订案,当中一项是禁用脱氧熊果苷,该成分的主要作用正是美白淡斑。
详细信息是,欧盟化妆品法规附录II(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已新增第1657条款,规定自2021年7月26日起,脱氧熊果苷不得在化妆品中使用。原因是其性能不稳定,加上渗透性较强、不耐热,可能会释放氢醌这一有害物质。
资料显示,氢醌具有一定的致畸、致癌和遗传毒性,长期使用可致皮肤外源性黄褐斑和白斑病,可以说,毒副作用是较强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熊果苷均是如此。作为一种葡萄糖基化的氢醌衍生物,熊果苷分为α-熊果苷、β-熊果苷及脱氧熊果苷。对比起来,前两个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但美白效果却远远不及脱氧熊果苷。
有研究表明,脱氧熊果苷抗黑色素的效用是α-熊果苷的38.5倍,β-熊果苷的350倍。这也印证了为何国外一些化妆品品牌频频指向脱氧熊果苷,试图用独特的配方激发消费者对美白的渴望。
在我国,化妆品中熊果苷的添加浓度通常在5%到6%之间,并且普遍用的是β-熊果苷,比如,薇诺娜早前推出的一款熊果苷面部精华液。
对此,有品牌商告诉小编:“主要是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α-熊果苷的原料是4000-8000元/千克,而β-熊果苷就便宜得多了,单价不到1000元/千克。”
“尽管β-熊果苷安全性很高,但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必须避免与vc、水杨酸、果酸等产品同时使用。”他接着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美白淡斑类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为了加强此类产品的管控,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化妆品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方法》,表明美白淡斑化妆品需要进行测试。
以淘宝平台为例,排列在前的熊果苷品类分别有原液、乳膏、精华、面膜、凝胶、身体乳,其中,选择58元以下的有30%,58-175元的有60%,175-330元的仅占9%。可见,目前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是中低端类型,虽然熊果苷市场广阔,但要真正做到差异化凸显并不是易事。
总而言之,熊果苷在美白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一定位置,成分确实“诱人” ,但目前,具备特色的产品并没有很多。所以,想要入局的品牌商应该首先思考如何打造特色,唯有这样,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