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高端洗护品类突发高热,品牌厂家一拥而上,竞相推出高端洗护产品,渠道商为得现金,豪撒重金引入该品类。
但近来,跟随着高端洗护厂家的多为,流动的职业经理人、品牌战略出问题、资金链跟不上,品牌操作资金投放出问题等等负面消息。
高端洗护大趋势、大发展的言论犹在耳边,产品的市场销售表现却并不如厂家渠道商来得热闹,有些高端洗护品牌,在门店卖着卖着就消失了……
究竟,是何原因?
卖着卖着品牌方就消失了
新品牌不断进入终端,也有品牌其产品还在终端货架,自己却没了。这些品牌,往往在公司资金管控、职业经理人更换频繁等方面出了问题。
A高端洗护品牌现已在本土高端洗护榜单除名,事实上,该品牌的退市早有迹象。先是集团总经理辞职,接着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辞职,再是停止招商会,更有业内人士发文称该品牌前途未卜。
据已辞职的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介绍,由于资金供应不足,产品入不敷出。“集团资金链问题,导致品牌自诞生就长久陷入缺货困境。”
另外,推广新品牌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该经理表示,产品长期处于缺货状态,物料更是稀缺,动销的资金少之又少,即便渠道有新推广,甚至由代理、终端贴钱做买卖,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缺乏资金,产品缺货,供应商上门催账,终端销售滞缓……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该品牌的退出。
如果A高端洗护品牌的败走让业内人士觉得唏嘘,好好的一个品牌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继续。那么,B高端洗护品牌的撤销纯粹是因为公司领导层的“作”而已。
“前任总经理跟老板的意见总是不对路,后来就走了。当时也因为领导层之间的矛盾,导致公司运转出问题,就走了。”B品牌一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后面接手的这位,对品牌的操作思想与前任总经理大不相同。比如在渠道上,原本的总经理着重发力商超,后面这位则大幅减少了KA渠道的推广,转向CS渠道。”
据《洗涤化妆品周报》周报记者了解,B品牌自去年上市到今年退市之前,总共更换了4个操盘手。
由于品牌操盘手的频繁更换,部分渠道商的产品、账单被拖欠,甚至不被承认。被得罪了的渠道终端商不满情绪日增,甚至“拒绝回款”。
价值各个操盘手对品牌运作的理念各不相同,推翻前任去走一条新路,无疑加重了公司的成本支出。
领导层频频上映“甄嬛传”,B品牌最终未能得到妥善经营。
高端的价格不等于高端的价值
“部分高端洗护,高端的不是产品而是售价。”某日化企业总裁办主任C先生表示,“高端洗护一起,大大小小的品牌一哄而上。哪有时间在产品研发上创新?贵的都在包装还有概念上了。”
高端洗护的高昂销售定价,大多离不开产品炫酷新鲜的概念。“就拿‘无硅油’来说,产品剔除硅油成分后,如何保持产品的顺滑,找到那个替代品很关键。”C先生认为,高端洗护产品的研发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一款好的无硅油产品,需要时间去研发生产。
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该公司旗下一高端洗护品牌,从产品研发到今年正式上市推广,花了一两年的时间。“高端洗护绝对有得做,能留下来的都是真心想要做这个品类的。我们最新上市的品牌,从终端反馈来看,市场表现良好。渠道终端也信任我们。”C先生补充道。
另外,部分高端洗护品牌,产品质量过硬,但是在品牌策略上下了臭棋,目前发展也不乐观。
就渠道策略来看,即便近年来CS渠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洗护的主阵营仍然在KA渠道。但商超渠道中,外资品牌表现强势,本土品牌则寡头现象凸显,本土的中小品牌面临巨大竞争。
“大型连锁专营店,比如屈臣氏,账期太长,没有足够的成本,轻易不敢进入,就怕资金链出现问题。”上述A品牌前事业部总经理表示。
上文所提的B品牌,除了操盘手频繁更迭外,混乱的渠道策略也是其败走高端洗护市场的重要原因。
一时沉寂,未来依旧光明无限
零售寒冬下,这些让人觉得心寒。那么高端品牌方面只能束手就擒?
C先生告诉记者:“大量的动销活动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同时洗护产品具有一定显性体验感,新颖的体验互动方案也已经提上议程。我们希望以此刺激终端零售,帮助合作伙伴度过当前的难关。”
事实上,现已有不少本土大型化妆品企业跟进高端洗护,滋源、拉芳、索芙特、雅丽洁、韩束等纷纷推出相关高端洗护品牌。高端洗护的市场进一步打开,“就算现在外资品牌强势,本土品牌依旧有很大的机会,只是在决策上应该更加慎重,更应该总结那些走不下去的品牌的失败原因。”
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高端洗护市场的美好前景变得可期。可对品牌方而言,前有国际大牌、进口品的攻略,后又本土参与者的围堵,中间还得小心自己别因公司内部运作而“翻船”,走向做大做强的路,并没有那么平坦。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这个理。而竞争参与者的弱势,也使得高端洗护品类热潮一时冷却。要重新捂暖,还得时间的沉淀。“当前关于高端洗护的消息,坏的比好的多,但形势还是好的,大家还是应该对它有信心。”
(备注:本文采访对象均已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