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卖品牌了?请不要脑补!

马内2023-10-24 09:54

欧莱雅作为全球化妆品的龙头老大,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毫不夸张地说,欧莱雅的动态算得上是化妆品界的“晴雨表”。

近期,欧莱雅继出售了Sanoflore圣芙兰之后,又宣布将停止旗下高端水疗品牌Decléor的生产,关于Sanaflore圣芙兰的出售详见(出售旗下有机美妆品牌Sanoflore,欧莱雅有何意图?)。

Decléor是欧莱雅集团旗下唯一的植物精油院线护肤品牌,相比Sanoflore圣芙兰的出售,Decléor的停止生产,应该更加严重。

小编窃以为如果能卖出去,谁又会停止生产呢?

 

关于欧莱雅连弃两子,目前主流媒体的观点是:现在中国护肤品的趋势是科学护肤

而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非常流行的纯净护肤的概念,在科学护肤面前显得越来越弱小。

这就是真相吗?

要说真正的真相,怕是只有“当事人”(企业)自己才知道

 

其实,企业考虑放弃一个品牌不外乎两点:一是看短期利益,二是看长期利益

短期就是看它的短期现金流好不好,如果短期现金流不好,对企业整体利润有影响,就有被卖掉的风险。

有时候即使短期利润不错,但是没有长期的发展潜力,品牌仍然有可能被卖掉。

有些品牌即使短期效益并不好,但是有发展潜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力股”,这一类品牌也可能会被保留下来。

 

“是否有发展潜力”,并非可以完全决定一个化妆品品牌是否被放弃

假设一个优秀的科学护肤品牌,不巧正好砸在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里,这个品牌肯定要赶紧出售,就算大家都认为科学护肤是护肤品的发展趋势。

不只是欧莱雅,其他的国际巨头也会常常出现品牌的“买进”、“卖出”,最近资生堂、联合利华、花王等国际大牌都在筹谋品牌的买进、卖出

欧莱雅2006年10月收购Sanoflore圣芙兰的时候,其预估的销售额约1,500万欧元,而2021年它的销售额仅为290万欧元,与预期销售额相差太大。

 

品牌的买进、卖出本就是企业一个常规的商业行为,对化妆品发展的趋势并不具备绝对的指导作用,更多的是“仅做参考”。

我们还留意到外资企业在买卖品牌的时候,很少会考虑所谓的“情感因素”,更多的是站在商业角度、从品牌长远规划上去考虑问题。

比如当年联想购入IBM,2009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品牌。

被并购的品牌不会过多地考虑:“这是我多年创办的名牌,我怎么舍得卖出去呢?”

国际大牌通常都是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而进行品牌的买卖。

未来国内大中型企业也会逐渐习惯品牌的买卖,根据是否对企业发展有利,而决定品牌的买卖

快来抢沙发呀~

“美一丝”焕发自在生命力 莉婕“花王泡沫染发

岁月如霜,悄染白鬓。当白发不再是焦虑的符号,当“刻意精致”让位于“自在表达”,“美”也逐渐有了新的定义。花王集团旗下专业染发品牌“莉婕”于2025年5月发布全新染发系列——花王泡沫染发剂“倍采盈”,以染后“美一丝质感轻透”的亮点,回应大家对自然通透发质和自在生命力的美好向往。

12962

致敬非遗文化,焕新东方之美——百雀羚「雀羚瓷

百雀羚「雀羚瓷境」快闪空间于4月29日至5月5日在陶溪川文创街区限时开放,诚邀您前往探索,领略东方之美。继承经典,百雀羚以深厚的非遗传承为根基,融汇现代美学的先锋视角,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中,为东方美学注入新的活力。

20532

如何利用精华液解决不同的皮肤问题?——从抗老

精华液作为现代护肤中重要的一环,以其高度浓缩的活性成分和专门针对肌肤问题的特点,成为了众多护肤品中的明星产品。无论是在抗老、保湿、还是美白等方面,精华液都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帮助我们解决不同的皮肤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精华液应对不同皮肤问题,并为大家提供精华液的选购建议。

2182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视频号